当代经济研究

浅析经济研究中的实证分析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经济学中研究中,使用实证分析方法时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各个角度分析研究了如何在经济学中正确使用实证分析方法。

关键词:经济学;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20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科学家卡尔·波普(Kal·Popper)出版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创立了以反归纳为核心的证伪主义,提出了“可证伪性”是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标准,提出了归纳法的科学性;约翰·梅纳得·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中指出“一门实证科学…实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管理科学)…是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此奠定了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的基础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得曼(Friedman)在其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中指出:“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经济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简内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从而为实证分析方法正名,突出其“客观”的性质。

一、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规范大体可概括为以下环节:提出问题、建立模型、统计检验、得出结论。这一分析过程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实证分析(positioe Analysis)。它企图超越排斥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并用于分析有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它实质上就是用事实来检验理论,对经济理论进行证伪,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者所利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一般有两种:1.抽象实证,按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可以分为(1)数理实证,即有数学的方法实证性研究,这是现代经济学中最流行的方法。(2)思辩式实证,即使用思辩式语言的实证性研究,如马克思使用黑格尔的思辩式语言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2.经验实证,即使用实际数据的实证性研究,可分为(1)归纳性证伪,(2)检验性证伪。

在现代经济研究中还有一种方法即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它与实证分析不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与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不能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验证。规范分析的内容包括:价值判断、制度政策、假设性研究、推测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不是关于实际上是什么的研究,而是应该是什么的研究。

但在实际上,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难以分开的,往往是相互补充、共同运用的,也就是任何人在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时,总持有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规范分析也离不开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的说服力就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正如历以宁先生认为“规范经济学中的‘规范’二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面而言”。就连萨谬尔森也说:“每个人都知道,当一种思想写进书籍中以后,不管它是多么的不正确,它几乎会变成不朽的。”因此,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

二、实证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科学日益朝着用数学表达经济内容和统计定量的方向发展,用定量分析来诠释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和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等复杂经济过程。弗里希认为:“只要经济理论仍然在纯定性基础上工作,而不设立测定不同因素的数字的重要性,实际上能得出和辩护任何‘结论’。”

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化是人们社会认识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在对待数量化的认识是仅为数学计量上一种误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数量化的解释较多,有的称为数量化(Qantification),有的称为定量分析(Qantitative Analysis),还有的叫做定量研究(Qantitative R esearch ),还有的把社会测量也叫做数量化,无论怎样解释,概括起来就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定量认识或认识的数量化,同时也认为是使定性认识具体化的过程,而且任何定性认识都需要经常地进行实证的数量分析与验证,以确定原来认识的正确性与适应性并结合新的情况,不断提出新的定性的理性认识与假说,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包括数学在内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许多方法。

在现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实证的社会经济科学,实证分析方法的先进性是经济学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如此,定量分析也使得经济学发展明显地提高了分析技术的形式化的程度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能仅以价值判断、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与方法,应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且经济越发达,定量分析越重要。在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定量分析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