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市场经济呼唤精神文明建设

 

市堇菇经济呼唤精神文明建设冯举(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它涉及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方面经济关系的重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基本上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主要方面,基本上属于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的范畴。但是,两者之间决不是彼此绝缘,互不相关的,而是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不是此消彼长、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辩证统一关系,即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中,现仅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化地运行和健康地发展这个万面,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和强烈地呼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试作以下一些分析和阐述。(一)深化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上的根本转换,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新的革命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以弄清前进的方向,明确基本的方针,确立工作检验的根本标准。应运而生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这样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珲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毛泽东说过:“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i)邓小平同志创立的新的理论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体现了这种主要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勇敢地破旧立新,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而且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不动摇,逐步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十多年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们要在已有改革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深入学习,加深理解,并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要看到,我.35.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左”的指导思想占居统治地位,因而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往往以姓社姓资的抽象标准去裁判一些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事物,例如认为计划经济姓社,而市场经济则姓资。这样的思想障碍不扫除,必然会严重影响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深入进行。邓小平同志对此着重指出:“计划多厂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叼这些精辟的阐述,振聋发聩,使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大大促进了思想解放,进而确定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开辟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再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而是一项创造性的、具有一定风险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有“冒”的精神,闯的精神,敢于试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这同样要求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左”的思想观点的束缚,冲破陈规陋习的牢笼。我国经济改革的前进历程有力地表明,每当在经济思想理论上有一次突破,必然会进而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各自几年的情况,突出地表明了伴随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便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的历史事实。还必须指出,解放思想是与实事求是相一致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体现市场经济共性和生产社会化共同规律的有益经验,同时又要与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把共性与特性统一起来,而不是不顾国情地生搬硬套,囫囵吞枣。邓小乎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这就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体现了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精神。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就会或者陷于以衽会主义否定市场经济的“左”的错误,或者陷于以市场经济否定社会主义的右的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总之,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二)当代市场经济是当代经济的运行载体,而当代经济是以高科技、高文化含量作为其突出特征的。针对当代经济与科学技术日益融合的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他还着重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岣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教育与生产力发展密切联系这一当代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论述过,大工业正日益把科学技术并人生产力发展之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推进到今天,这方面的情况更有了新的飞跃发展。(1)生产力的科举含量和产品中的知识附加值大大增加。本世纪初,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中所占的比重为5—10%,而在今天的发达国家,已达到60—80%。(2)伴随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兴的产业群异军突起,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宇航、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行业如日初升,正纷纷占据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由于信息革命的来临,在原有第一、二、三产业之外,又.36.兴起了第四产业(科技、咨询、信息等业的总称)和第五产业(文化业)。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1988年仅信息业及其附加值就已占到40—60%。(3)加工工艺和产品性能大大提高,超出了人们原先的想象。如1993年日本东芝生产的半导体芯片已达到能每秒开关500亿次。现代的光通技术,其一根光纤的通讯容量相当于路电话的水乎。而纳米技术意味着要达到十亿分之一米的操作精度,可用以装配分子。(4)随着知识附加值的大大增加,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体力劳动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资源。因此有人提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再是它拥有什么,而是它的国民有能力学做什么,以提升和实现他们的潜在价值。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教育日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实行重点转移应包括教育在内,对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近年来也已转向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特别加以强调。40一50年代的哈罗德一多玛模式,强调资本积累和投资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60一70年代的索洛模式,进而提出了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近年来的增长理论,则既看到经济中物的因素,更看到人的因素,既看到硬件,更看到软件,强调科学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泉源和决定性因素·,同时又阐述了资本积累对促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以致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④。马克思主义早就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正确论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大的意义,指明了通过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上述当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同时,作为当代经济运行载体的当代市场经济,其营运也不能脱离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根本趋势,而应与之密切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生产力迅速而健康地发展。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不断开发和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因此,企业要在市场风浪中拼搏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行以质取胜即以智取胜的战略,依靠发展人的智力以着先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总之,科技、教育与经济相融合即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实行以人为本或以人为主导的战略方针和经营哲学,念好“人”字经,这既是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即微观经济的战略方向。而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国民素质,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可见对于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精神文明建设决不是毫不相关的,而是关系重大,必须认真抓好的一件大事。、(三)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体系,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古老的社会里,生产是在很狭小的单位内进行的,基本上自给自足,彼此之间很少发生社会经济交往,处于狭隘封闭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它是以个人尚未发展成熟,尚未脱离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的,劳动力尚处于低级发展的阶段,人们彼此之间以及人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很狭隘的③。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一方面,个人的成熟程度已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和.37.密切,不但生产方面而且生活方面的各种需要,大都要通过商品市场交换即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才能得到满足。这就是说,生产日益商品化或市场化,人们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即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愈益加深,愈益显示出生产社会化的特点。这种社会化,不仅表现为大工厂中的分工协作,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和共同生产产品,更体现为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人们既享用社会供给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又必须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脱离社会而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的状况,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增强社会意识,增强相互服务的观点,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和市场经济得以正常地运行和发展。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当然要追求利润,要讲求经济效益,但同时又必须具有服务社会的观点,两者统一于正当经营和有偿服务。服务行业向社会提供的就是服务,制造行业向社会提供商品也是一种服务,而且还要搞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这本身也叫服务。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说过:“农民种稻米奉献给社会,,我们制造电气器具奉献给人们……这种相互服务的程度越高,社会就越繁荣。服务效率越高的人,别人给他的也越多,即以收入表现出来,以名誉表现出来,还会以幸福的形式表现出来。总之,是奉献和被奉献的关系。岣美国商用机器公司(1BM)奉行的宗旨为,IBM就是服务。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民生轮船公司,卢作孚先生为其制定的享誉遐迩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总之,商品市场经济的社会性及其反映在人们思想中的社会服务意识,较之自然经济的封闭狭隘性,可以说在文明程度上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不久即提出,要学会做文明商人的本领,就得按欧洲的方式做买卖。。这不正说明欧洲发达的商品经济蕴含有文明的内容吗?人们常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实则在制度文明中;不但有政治(制度)文明,还有经济(制度)文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当是在多方面体现文明内涵的一种经济关系结构,因而也更需要相应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四).·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规范化的经济运行体系,只有在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准则的规范之下,才能保证公平的竞争和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从而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地和有效地运行,引导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档次。·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竞争主体主要是独立承担民事权责利的企业法人,因而要求有相应的法律明确规定其产权关系,要求以法律手段保障其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促使其依法进行生产和经营。市场经济是充分发挥竞争机制作用的经济,通过竞争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形成千帆竟渡,百舸争流的生动活泼局面。正如体育竞赛必须有竞赛规则以保证所谓的“费厄泼赖”一样,市场竞争也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以保证竞争的平等性和竞争手段的公平合理性,引导企业按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并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大多是通过契约形式实现的,因此必须有合同法等法规加以规范,以保证其严格按契约办事,在享受一定权益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运行方式,因此,也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来规定宏观调控的范围和界限,并明确调控的方式和方法。总之,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规范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必然要求。法律作为外在性的强制规范,必须有道德这样的内在性自律规范加以配合,才能做到相得益彰,收到良好的效果。以美国为例,据华盛顿道德研究中心1994年底发表的一项全国调.38.查报告,60%的公司制定了职业道德准则,33》《的公司开设商业行为培训课,还有33%的公司设立了职业道德办公室。在美国,期货市场的交易所在接纳新会员时,要对其申请资格,信誉、财务以及道德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1974年由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的商业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规定凡登记注册的期货交易从业人员,都必须接受道德教育。而1981年由国会批准成立的期货交易协会,则是一个自律性的组织,监督约束所有期货交易所的成员和非成员的交易行为,旨在提高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维护客户利益。我国已先后公布了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竟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等法律,其中的有关条文,都明确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要求遵守平等、互利的原则,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办事,遵守公认的职业道德,等等。可见与法律规范相配合的道德规范,决非同市场经济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融为一体的。因此,为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这是绝对必要而千万不可忽视的。(五)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决定》在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时,首先强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提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明确规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格局结合在一起的,那么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就必然要成为主导原则,渗透于生产经营的思想和理念之中,渗透于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关系之中。例如,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可以而且应当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诚然,企业经营必须获取利润,要讲求经济效益,但归根到底经济效益是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至少是不得违反国家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企业按市场信号配置资源,而市场信号实质上反映了公众的需求及其变化。企业在营运中遵循产销结合、适销对路的原则,实质上就是使生产经营符合于由市场反映出来的社会供求变化。而且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应当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乎”的判断标准,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自然也是检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应当把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结合起来,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讲求质量,创立名牌,供给国内人民以琳琅满目的丰富多彩的商品;提高经济效益,多创利润,充实国家的财力;并且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以不断的开拓创新,求得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所有这些,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密切联系,彼此一致的。(六)还应当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保证。首先,学好用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深化经济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根本转换的思想理论上的根本前提决定条件。再则,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人们投入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实践和锻炼,有助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符合于时代、特点和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思想观点。但是,这需要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化和飞跃的过程,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达到思想上的自觉性和理论上.39.的深刻性与坚定性,从而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支系。很显然,要完成这一深化的过程,就离不开联系实际的理论学习,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宣传工作。还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就使企业有了内在的利益驱动力,从而根本扭转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内在动力的消极被动状态。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处于经营性亏损的状态,更应当在思想宣传上强调扭亏为盈,强调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又必须大力宣传大丈夫仁中取利,真君子义里求财,宣传扩大利润和经营致富的正确途径是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依靠改善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反对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反对拜金主义。如果不配合法制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思想教育,向钱看就容易变成一切向钱看,利益驱动就容易扭曲为唯利是图,以致假冒伪劣盛行,坑蒙诈骗蜂起,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并步入规范化的正常轨道的。思想保证的重大作用尤其表现在使经济改革保持正确的方向。我们搞市场经济,但决不搞私有化;我们主张国有产权的流动和国有股权的转让,但决不能像有的国家那样,向每个公民无偿发给有价凭证,用以购买国有企业的股份。我们决不凡事都要问个姓社姓资,但在事关大局的方向道路问题上又必须分清大是大非。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可见不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是绝对不行的,而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是肯定没有希望的。(七)我们还应当看到,不同的具体的市场经济模式,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美国哈佛大学的洛奇教授指出,西洋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而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在今后的世界经济战中,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瑟罗教授,在其1992年出版的《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对不同市场经济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并揭示了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他认为盎格鲁撤克逊的英美式资本主义是强调个人主义的,而德日式资本主义则是强调集体主义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为获得经济的成功,一个强调个人的价值,一个强调集体的价值——英美强调的是“我”,德日强调的是“人民”和“全日株式会社”。在美国,目标就是钱;而日本模式的秘密在于,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战略征服)和最大限度的增值。。英国一些研究比较经济学的著作,同样把行为规范(包括法律和道德)、价值观、共同理想目标等看作是构成某种经济制度特点的重要因素@。由以上可以看出: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既有其共性,同时又各有与其历史文化相联系的特点,并不完全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除了市场经济的共性外,当然更应当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属性的特点。第二,经济与文化不是彼此绝缘的,而是在以经济为基础的条件下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人们的一切行为既然要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支配,则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也不会例外。由于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必然会渗透和表现于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之中。在我国,正如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西方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东方传统文化中有其优秀的成份,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加以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之所以蓬勃兴起,Z理

上一篇:当代经济法学研究 主持人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