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人生之所以困惑,因为总在做不确定的选择

 

\"

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出决定,并为之承担代价,本身就是成长的默认设定。

或许,我们永远都做不了那个“最好”的决定。但是没关系,你不必事事完美,只需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坐标系。

\"

你是否也经常对人生产生某种迷茫和困惑?

徐英瑾在《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解释过,人生困惑的其中一个本质就在于,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但人生又往往需要面对做各种选择的可能,而做选择的理由零零总总。哪种选择才是我们自己真正的价值观呢?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个体,只不过是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价值观的一个容器。很多人活在世上,所做的选择、所做的决定,通常只是基于一些偶然的因素。

想要在这样的困惑与摇摆中找到一些确定性,是人生很重要的意义之一。也因此,理解自己究竟是如何做决定的,我们做出一种选择的过程究竟是基于何种理性或非理性的因素,是今天我们想要和你一起讨论的话题。

我们并不致力于推崇任何一种做决定的方法,仅仅是希望开启这样一场思维探秘,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短短几分钟的片段,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决策过程以及思维惯性。

01.

我们习以为常的做决定过程,

隐藏着明显的问题和局限

让我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工作日的早上,你来到公司附近的星巴克准备买一杯咖啡再去上班。推开门,加入和你一样准备点单的上班族的队伍,耐心地一点点挪向收银台——现在轮到你了,你知道自己要点什么了吗?

很多人或许会下意识地说,“当然。我每天都点美式。”那么,为什么一直点美式呢?“因为我最喜欢美式啊。”

这种决策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依据自己的喜好作出决定,并将它作为长期的行为准则。

这个逻辑指向了实用主义(Utilitarianism),以及当代经济学研究中常被视作行为研究的根本前提——“理性人 (Rational Agent)”假设。

我们会对生活中大小事物的效益进行判断和排列次序,并参考其高低作出相应的决定。

实用主义和理性人假设,为现代人持续变化的生活增添了诸多可控性和稳定感。基于这个明确的标尺,我们开始不由自主地依赖它去自动完成生活中大多数细碎的决策。

知道自己最爱的咖啡是美式,这为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决策捷径,大脑因此省去了许多无谓的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我们不用次次跨入星巴克时,都被琳琅满目的菜单搞的无所适从,而可以在点单时轻松自如地说出自己非常确定将会获得满足的选择。

久而久之,一套半自动化的认知和行为系统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扎根发芽。

对诸如买咖啡之类判断分明、直截了当的行为而言,我们不再将其视为一种主观决定,而是基于效益计算和理性机制,在不同情境下的一种“触发(Heuristics)”。

然而我们还是会发现,生活中的大多数决定远比买咖啡的例子复杂得多。以小见大,我们也能因此发现,这种做决定的方式在更广泛的生活决策中将会产生的盲点:

越是重大的人生选择,我们权衡利弊时要考虑的变量就越多,继而越难获得一个排序分明的效益判断,或者可以放心倚赖的“下意识”。

与此同时,面对复杂的决策时,我们的行为也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理性。现在也已有很多理论学者开始注意到这种“非理性”行为决策的影响。

以“婚姻”这个复杂的决定举例,基于先前理性人和效益至上的假设,人人都会希望最大化自己在婚姻中的收益,进而寻求尽可能幸福的婚姻。

但究竟用什么标尺来判断何谓能所及的“最幸福”婚姻,我们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停止继续寻觅“更好”的伴侣呢?

经济学家们继而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在婚姻这个本身就无解的问题上,与其盲目为了追求“最好”而浪费青春,不如根据现有的标尺和可控的外在条件决定何时踏入婚姻的殿堂。

同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在面对过于复杂的情境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已经建立起的 “触发”来做决定,从而避免所谓“脑容量不够”的情况。

即便这些“下意识”常常会指向错误的行为,人们在事后却还是会自圆其说,让它看起来合情合理、逻辑自洽。

这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尽管实用主义和理性人假设在我们的决策中有如此大的局限性,很多人依然毫不怀疑,并且身体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