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医美板块抱团瓦解 颜值经济如何沙中淘金?

 

作者 | 丁景芝

阅读所需约12分钟

俗话说男人的茅台,女人的医美,女人的钱好赚是公认的。或是受此理念影响,高毛利的医美产业从2020年下半年起,开始得到投资人恩宠。

但是2月中旬以来,男人的茅台不香了,女人的医美也遭遇困境,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与先前相比大相径庭。

从2月18日开始,医美板块龙头股爱美客(.SZ)、华熙生物(.SH)等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态势明显。随后几天,华东医药()、昊海生科(.SH)、奥园美谷()、朗姿股份()等医美概念股也出现回调。

其中自去年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过8倍的爱美客,股价从1331元的高点回落至888元,公司股价下挫33.28%。看来动辄超过250倍的PE(TTM)也让投资人撑不住了。

与此同时,华熙生物在6个交易日内,股价从229.45元下跌至166元左右,跌幅达27.65%。

2020年下半年以来,医美板块异军突起,市场研究机构一致认为:未来5-10年将是医美赛道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医美行业未来的景气度持看好态度。

那么当前的下跌究竟是何原因,是因为机构抱团的瓦解还是真实价值回归?颜值经济是否抗打,究竟医美板块的价值宝库在哪里呢?

成长逻辑

消费者付费意愿和能力提升,叠加复购率高是医美高增速的关键。

据华西医药数据,201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仅为298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1769亿元,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28.97%,是全球医美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安信证券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2020年中国医美用户有1520万人,到2023年预计达到2548.3万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加上超过20%乃至30%的增速,可能使得中国在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

东吴证券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约1975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3115亿元。

不过,国内医美的渗透率并不高,中国医美每千人的每年诊疗次数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韩国的六分之一。随着当代年轻人抗老意识强烈且对医美接受程度日渐提升,90后、00后成为医美消费主力,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有明显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的提升,这些成为机构预测行业火爆发展的根本原因。

医美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医美(整形医美)和非外科手术医美(轻医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医疗外科诊疗市场占整个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58.2%,达到人民币836亿元,而2015年仅为人民币388亿元,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而非外科诊疗市场从2015年的人民币24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6%,占2019年总市场约41.8%,增速更甚外科诊疗。主要是因为受到整形美容事故等负面消息影响,消费者更加能够接受不动刀、创伤小、恢复快的轻医美。

且“一入医美深似海”,例如有除皱、瘦身作用的肉毒素注射,治疗效果并非永久有效,注射后效果通常维持3-6个月,如需长期有效,每年需要注射3-4次,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购买面部整形的用户平均购买过3.14个项目。这也是医美行业的诱惑所在,复购率较高,且追求美是永无止境的,要不也不会出现整形上瘾的情况。

医美上游产业掘“金”

原料、设备厂商备受青睐,内看研发能力,外看并购能力。

医美产业的高成长性毋庸置疑,那么从产业上下游的角度来看,该产业中的金矿到底在哪里?投资人应该如何在医美产业掘金呢?

医美产业链包括三部分,上游包括原料、针剂、设备厂商,如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及激光美容器械等生产厂商。中游则是医美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民营医疗美容医院以及众多小型诊疗机构。下游是营销获客平台,主要包括线上搜索类平台、线上垂直类医美平台以及线下美容院等导流机构。

风头正劲的龙头股爱美客、华熙生物就是上游玻尿酸的细分龙头,爱美客专注于轻医美领域,主要产品包括Ⅲ类医疗器械系列玻尿酸产品、面部埋植线产品、衍生的品牌矩阵“伴侣型”化妆品。预计新品“童颜针”2021年初通过审批,当前肉毒素项目、利拉鲁肽注射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爱美客的优势之一在于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