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该成果坚持从文学文本的自身出发开展文学研究,将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相并置,以具体的“原典实证”推进文学批评。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采取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兼顾文学的艺术审美性和社会功能性,以克服文化研究的泛政治化倾向。同时,坚持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将“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相统一,并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将该原则贯彻于从文本的筛选与研读,到分析与评价的全过程,力图以管窥蠡测之力达洞若观火之效。成果的创新之处可概述如下:首先,该成果以文化的“抵抗政治”观照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所涉及文学现象较为驳杂,要求较强的归纳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以文化的“抵抗政治”为观照,既考虑到阿拉伯文学所具有的民族主义倾向,又能涵盖现代性、身份认同、跨界、杂糅、性别政治等话题,它们既是阿拉伯当代文学在转型与嬗变过程中的突出呈现,又是全球当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所在,从而有效地将阿拉伯当代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视野。其次,该成果采取灵活、开放的研究视角,根据论证的需要选择具体的分析策略,而不拘泥于任何流派,即便是支撑该成果得以立足的后殖民理论。笔者以为,恰恰是这种“不拘泥”的研究方略带来了杂糅和跨界的优势,也是后殖民批评所倡导的“居间生存”的内化。

该成果除绪论、余论、附录及参考文献之外,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五章。

下篇“阿拉伯当代‘边缘文学'”分三章探讨当代巴勒斯坦文学、阿拉伯女性写作和跨文化写作。第三章“当代巴勒斯坦文学:流散性、抵抗性与回溯性”揭示“六五”战争以来巴勒斯坦文学鲜明的流散特征,而在“流亡即意味着抵抗”这一后殖民批评理念的观照下,巴勒斯坦文学的抵抗性已经从主题方面的抵抗嬗变为美学的抵抗、记忆的抵抗和“殖民拟仿”的抵抗。在具体分析中,本章第二节通过分析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在小说《太阳下的人们》及其《一无所剩》中运用的现代创作手法,说明其超前于时代的文学审美诉求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抗争表现。第三节尝试从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记忆学的有关理论出发,论述诗人马哈穆德·达尔维什的优秀回忆录《为了遗忘的记忆》如何以意识流、互文性等艺术手法,以及在“记忆”与“遗忘”之间谋求积极平衡的思想主题,发展了一种“抵抗美学”。第四节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评述,纵论以色列巴勒斯坦裔作家们从“居间”的立场出发,所采取的批判与拟仿、反抗与防守并举的抵抗手段。

第二章“阿拉伯小说现代性进程中的埃及‘六十年代辈'”,以埃及“六十年代辈”作家群为代表,论述阿拉伯当代小说在“六五”战争后的“现代性转向”,即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渐进与转型,包括作者及作品中人物主体意识的崛起、“向内转”的表达方式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并剖析该转型的内外因素,指出这是阿拉伯当代文学话语在破碎了的社会现实面前,借助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段,对社会政治层面的悲剧性转型做出的应答。本章着眼于这一“现代性转向”所建构的文化抵抗策略,尤其彰显其中的本土化民族传统特征,将之视为阿拉伯小说现代性进程内部的一种话语表达。在具体分析中,第二节以埃及“六十年代辈”导师之一,并在后期创作中与他们合流的诺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后期力作《平民史诗》对民间传奇这一阿拉伯传统叙事形式的借鉴,对伊斯兰苏非神秘主义思想的现代阐释,来透视阿拉伯小说的“现代性转向”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第三节尝试在互文性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杰马勒·黑塔尼的代表作《吉尼·巴尔卡特》,以体认其中深刻的“文本政治”,并从一个新视角诠释阿拉伯当代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第四节在简要阐述爱德华·赫拉特所提出的“新感觉派”理论后,着重研读了其代表作《拉玛与龙》,论述作者如何将所谓“新感觉”内化于深刻的象征寓意与浓厚的冥思色彩之中,体现现代派作家用“心灵之眼”观照宇宙和万物的“视界”。第五节以善于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合璧的巴哈·塔希尔为研究对象,研读其荣膺首届“阿拉伯布克奖”的小说《日落绿洲》,分析作者如何以充满对话性的创作手法和文化意识,成功地将主要人物塑造成鲜明的感性个体存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余玉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WW01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